![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可獲取更多免費教程及資訊 云朵課堂公眾號](http://zhonglinks.com/article/img/微信群.png)
“要求65周歲以下”“招聘55歲左右財務經理崗位退休人員”……在中國老年人才網上,各崗位的招聘年齡被放寬到適合老年人選擇的空間。
隨著老年人就業等相關話題頻繁登上熱搜,低齡老年群體的求職需求正逐步被外界看到。
2月22日,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,目前大部分招聘平臺基本尚未面向老年人開辟專區,老年人在求職過程中仍以線下、朋友介紹等方式為主要渠道。
去年8月,面向老年人開展招聘的中國老年人才網正式上線。在該平臺上,北京商報記者與幾位正在找工作的老年人展開了對話,這些老年人年齡普遍集中在55-65歲之間,其中不乏本科甚至研究生的高學歷。但這些高學歷老人在求職過程中屢屢碰壁,甚至遭遇無企業問津的情況。
有老人表示,自己的職業選擇十分受限,僅有保潔、保安這樣的基礎崗位可選擇。那么在基礎崗位外,老年人再就業究竟還能做些什么?
低齡老人線上求職碰壁
在中國老年人才網上,從崗位信息看,保安、保潔、停車場管理員、照護師等基礎崗位出現的頻率較高。
圖片來源:中國老年人才網截圖
王叔叔在網站上線之初就投遞了簡歷,今年58歲的他畢業于清華大學,退休前在一家外資企業擔任項目經理職位。
“家里人比較支持我找工作,我自己身體也很好,有精力投入每周5天的工作。”王叔叔表示,自己期待找到管理崗、顧問崗及培訓導師崗的工作,對行業和公司規模沒有要求,期望薪資在5000元之上。
雖然有著高學歷和外企工作經驗的雙重加持,但王叔叔的“再就業之路”并不順暢。“網站上的招聘企業少,和我專業對口的企業更少。”王叔叔告訴北京商報記者,從去年8月在網站找工作投簡歷至今,近半年的時間基本沒有企業聯系過自己。
本科學歷、今年57歲的朱阿姨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。與王叔叔不同,她更傾向選擇簡單輕松、強度較低的工作崗位。“服務員、紅娘,這些崗位我都愿意嘗試。”朱阿姨說道。但和王叔叔一樣,朱阿姨同樣未能求職成功。
招聘老年人的企業少,對口合適的崗位更少,是以朱阿姨和王叔叔為代表的老年人求職中遇到的困境之一。
“歡迎退休人員”崗位數量上漲33%
在調查中,北京商報記者也發現,盡管求職受阻,但大部分老年人并未展現出急切心態。和年輕人求職的目標不同,部分老年人求職的初衷在于充實生活,實現從上班到退休的完全過渡。
作為代表人物的王叔叔和朱阿姨,就已對接下來的退休生活做好了規劃。“不急著一定要找到工作,找不到工作就在家喝喝茶,鍛煉鍛煉身體,有時間再出去旅旅游。”王叔叔表示。
BOSS直聘崗位分析師單恭分析指出,退休人員在就業時往往有3個方面的需求。“繼續養育孩子的經濟需求,繼續發揮職業技能的價值需求和繼續追求職業發展的精神需求。”
BOSS直聘數據顯示,2022年,在該平臺上活躍的55歲以上求職者數量已同比上漲27%。“退休人員自己的就業意愿很強烈,絕大多數用戶都是在退休一兩年后重返就業市場。”單恭表示。
此外,2022年該平臺崗位描述里明確了“歡迎退休人員”的崗位也同比上漲33%。
實際上,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,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,實現老有所為已成為我國新時代老齡工作的重點之一。
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的《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》中明確提出,在學校、醫院等單位和社區家政服務、公共場所服務管理等行業,探索適合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模式。鼓勵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,為有勞動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職業介紹、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創業指導服務。
銀發就業還有多少可能
政策之下,為有需求的老年人和匹配工作間搭起一座橋梁尤為重要。
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,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,比2010年增加了2085萬人;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占到13.90%。隨著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,他們能涉足的崗位也越來越多。
但從目前老年人求職情況來看,不少老年人了解就業崗位的方式仍以朋友介紹等線下渠道為主,所做工作也為保潔、門衛等較為基礎的崗位內容。
線上端,除中國老年人才網之外,大部分主流招聘平臺尚未設置老年人服務專區,但部分崗位標示了“招聘退休人員”等字樣。
圖片來源:招聘網站截圖
北京商報記者在某招聘平臺以“退休”“返聘”為關鍵詞進行了檢索,除基礎崗位外,還出現了面向老年人招聘的校醫、托管老師、保育員甚至主播等崗位。單恭表示,從崗位設置情況來看,財務會計、醫療健康、出版編輯等行業都十分歡迎老年人加入。
“這些行業和崗位所要求的技能、規則都已經非常穩定,唯一的變量就是崗位熟練度,因此部分招聘者甚至愿意以更高的薪酬吸引退休人才。”單恭說道。
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看來,老年人就業具有多元性,具備專業技能的老年人通常就業意愿相對較高,如醫生、教師等職業。“讓老年人就業保持供需平衡,提升他們的社會參與度很重要。”陸杰華表示,除了要注重技能和崗位上的平衡外,還應考慮讓老年人適應數字化時代的變化。“提高老年人在數字化時代的素養,也是為他們的就業賦能。此外,用人單位也要提供更多機會,讓就業和供需匹配起來。”
記者丨趙博宇
編輯丨林琴
圖片丨壹圖網、中國老年人才網截圖、招聘網站截圖等
相關問題
- 07-10 國家博物館:未經許可,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
- 07-10 教育部:將努力跑出就業加速度 幫助更多畢業生就業
- 07-10 河南:研學旅行將納入鄭州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
- 07-10 2022年全國職業本科招生7.63萬人,同比增長84.39%
- 07-06 湖北一學生高考志愿被同學惡意篡改 官方:將恢復此前志愿
- 07-06 財政部下達2023年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項目預算3000萬元
- 07-06 6月教育行業融資2.24億元,全部來自東南沿海地區
- 07-04 寧夏印發實施方案,到2025年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基本健全
- 07-04 四季教育2023年凈營收3420萬元,非學科培訓的學習服務占總營收54.1%
- 07-03 河南省:2024年全省再創建500所人工智能實驗校
- 最新回答
-
直播自動回復軟件_專業選擇,助力直播高效運營與管理 **一、直播自動回復軟件:智能適配開啟精準服務** 開場語:在直播行業風生水起的當下,觀眾互動信息海量涌來。直播自動回復軟件的智能適配功能,如同精準導航,能依據不同直播場景,迅速給出恰當回應,開啟高效服務之旅。 1.場景識別敏銳。無論是美妝帶貨、游戲競技還是知識科普直播,軟件瞬間判別。若美妝直播中觀眾問“這款口紅適合黃皮嗎”,自動匹配美妝知識庫,精準解答,滿足觀眾對產品細節的需求。 2.主播風格協同。針對幽默主播,回復語言俏皮活潑;嚴謹知識型主播,回復專業規范。觀眾調侃主播“講太快啦”,軟件依主播風格回“別急,知識點這就‘慢放’,保你跟上”,契合氛圍,提升觀眾好感。 智能適配到位,為直播高效運營筑牢根基,開啟良好互動第一步。 **二、直播自動回復軟件:知識拓展強化專業形象** 開場語:觀眾對知識的渴望日益增長,直播自動回復軟件的知識拓展能力,恰似智慧錦囊,豐富解答內容,助力主播樹立專業權威。 1.關聯知識推送。觀眾咨詢某電子產品參數,軟件不僅給出基本信息,還拓展同類產品對比、行業趨勢,如“這款手機芯片性能領先競品,未來芯片發展向[具體方向]”,讓觀眾收獲更多,加深對主播信任。 2.熱點融入及時。當下熱點話題關聯直播內容時,迅速更新回復。如科技直播遇5G熱點,觀眾問影響,軟件結合專業知識科普,展現前沿性,吸引觀眾持續關注,強化專業形象。 知識拓展得力,直播自動回復軟件將助力直播管理更專業,吸引更多流量。 結尾總結:總而言之,直播自動回復軟件依靠智能適配與知識拓展雙劍合璧。巧妙運用,就能在直播浪潮中,高效處理互動,助力直播高效運營與管理,于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,收獲粉絲傾心,推動直播事業發展。
訪客 回答于02-10
直播自動回復軟件_智能工具,助力直播間提升互動效率 開場語:在直播行業如火如荼發展的當下,如何讓直播間時刻保持熱度、高效互動成為主播們的關鍵課題。直播自動回復軟件宛如一位智能助手,閃亮登場,憑借其強大功能,精準捕捉觀眾需求,及時給予回應,為直播間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,開啟直播互動新篇。 一、開場暖場賦能 1.熱情歡迎激活。軟件預設多種風格的開場歡迎語,當新觀眾涌入,隨即送上個性化問候,如主打幽默風的直播間可發“嘿,歡迎新老鐵入場,咱這直播間可比快樂星球還好玩,準備好一起嗨了沒?”瞬間點燃氣氛。 2.引導關注留存。緊接著拋出關注引導,“點個關注不迷路,后續福利多多,精彩不斷,保準讓您每場都有新收獲!”吸引觀眾留存,壯大粉絲隊伍。 二、實時答疑解惑 1.常見問題速應。針對直播產品的特性、使用方法等常見疑惑,軟件提前錄入精準答案。比如美妝直播,觀眾問某款口紅是否掉色,自動回復迅速給出“這款口紅采用特殊鎖色工藝,持妝超久,正常喝水吃飯基本不掉色”,讓主播專注展示產品亮點。 2.復雜問題巧轉。遇到專業性強、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,自動將問題轉接至后臺專業人員,同時告知觀眾“稍等片刻,技術大神馬上來為您深度剖析,精彩馬上回來”,確保解答的專業性與及時性。 三、互動玩法助推 1.話題討論發起。直播過程中,軟件按設定時段自動拋出熱門話題,如美食直播問“大家年夜飯最愛吃的一道菜是啥”,瞬間引發彈幕狂歡,觀眾紛紛分享,增強參與感。 2.互動游戲引導。適時推送互動游戲規則,像知識競賽直播間發“來啦,下一輪搶答即將開始,準備好你們的手速和腦力,答對贏好禮哦”,激發觀眾競爭意識,提升活躍度。 結尾總結:直播自動回復軟件作為智能工具,從開場暖場、實時答疑到互動玩法全方位助力。主播借此打造熱鬧非凡的直播間,提升互動效率,吸引更多流量,在直播浪潮中穩健領航,鑄就直播傳奇。
訪客 回答于02-10
自動回復話術_實用技巧,打造高效客服回復體系 開場語:在如今快節奏的商業交互中,自動回復話術如同客服的得力助手,能迅速回應客戶需求,提升服務效率。掌握實用技巧,精心打造回復體系,對企業運營意義重大,關鍵要點需精準把握。 一、精準內容搭建 1.產品知識詳解:以電子產品為例,客戶詢問手機性能,自動回復應涵蓋處理器型號、運行內存、攝像頭參數等詳細信息,用專業術語闡釋優勢,讓客戶快速了解產品核心賣點。 2.服務流程引導:當客戶咨詢售后問題,清晰告知退換貨條件、維修網點查詢方式,如“您可在官網售后專區申請退換,或致電400-XXX-XXXX查詢附近維修站”,提供便捷指引。 二、語氣風格塑造 1.親切友好風:開篇用溫暖話語問候,“親愛的朋友,很高興為您服務”,全程語氣輕柔。客戶反饋問題,回復“別著急,我們一起看看怎么解決”,安撫情緒,拉近心理距離。 2.專業嚴謹風:涉及金融、醫療等專業領域,保持專業口吻。理財咨詢,依據市場數據闡述收益風險,引用法規政策,如“根據現行《理財管理辦法》,這款產品年化收益……”,彰顯專業權威。 三、動態優化調整 1.熱點跟進更新:時尚品牌遇流行趨勢轉變,自動回復及時融入當季新品元素,如“本季大熱的復古風服飾已上架,回復‘新品’了解詳情”,保持內容時效性,激發客戶興趣。 2.客戶反饋改進:定期收集客戶評價,若普遍反映回復復雜難懂,簡化語言、突出重點,持續提升實用性,適配客戶需求。 結尾總結:自動回復話術是構建高效客服體系的關鍵。精準搭建內容、塑造適宜語氣、動態優化,運用實用技巧,既能快速解答客戶疑問,又能提升品牌形象,助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訪客 回答于02-10
微信視頻號自動回復_實用指南,助力提升用戶粘性與活躍度 **一、微信視頻號自動回復:精準識別開啟有效溝通** 開場語:在微信視頻號蓬勃發展之際,私信咨詢紛至沓來。精準識別功能如同敏銳的“鷹眼”,能迅速洞察用戶需求,搭建起順暢溝通的橋梁。 1.關鍵詞精準捕捉。用戶詢問視頻創作技巧、產品詳情等,系統瞬間鎖定關鍵信息。若提及“視頻剪輯軟件推薦”,即刻推送幾款熱門且易用的剪輯軟件,附上簡要特點,讓用戶快速獲取所需。 2.語義深度理解。面對復雜問題,如“我想拍戶外美食探店視頻,怎么選景和準備食材”,自動回復憑借先進語義分析,結合經驗給出詳細建議,避免答非所問,開啟有效互動。 精準識別到位,為提升用戶粘性筑牢根基,開啟良好溝通第一步。 **二、微信視頻號自動回復:個性定制強化專屬體驗** 開場語:千篇一律的回復易被用戶遺忘,個性定制則能讓自動回復“熠熠生輝”。它如同為每位用戶量身打造服務,滿足多元喜好,強化專屬感受。 1.風格適配多樣。針對幽默風趣的知識科普號,回復語言詼諧幽默。用戶調侃“博主知識太硬核,消化不了”,自動回復“別慌,知識‘嚼一嚼’,樂趣少不了,我再給你通俗講講”,營造輕松氛圍。 2.人群區分精準。面向老年群體的養生視頻號,新手老人問基礎養生常識,自動回復給出簡單易懂的指引;資深養生愛好者咨詢進階調理方法,推送專業資料,貼合不同層次,增強用戶粘性。 個性定制有力,微信視頻號自動回復將助力提升用戶活躍度,吸引更多關注。 結尾總結:總而言之,微信視頻號自動回復依靠精準識別與個性定制雙劍合璧。巧妙運用,就能在微信視頻號運營中,高效處理私信,提升用戶粘性與活躍度,于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,收獲粉絲青睞,推動賬號發展。
訪客 回答于02-10
微信視頻號自動回復_智能設置,提升用戶互動體驗與滿意度 開場語:在微信視頻號蓬勃發展的當下,自動回復功能猶如一把智能鑰匙,開啟了創作者與用戶深度互動的大門。合理運用這一功能,能迅速回應觀眾關切,營造良好交流氛圍,全方位提升用戶體驗,為視頻號的成長之路鋪就基石。 一、歡迎語巧設計 1.風格個性化。根據視頻號定位,打造專屬風格。若主打文藝風,可寫“您好呀,踏入這詩意視頻天地,愿往后的每一刻都能與您共赴心靈之約,有何期許,盡情傾訴。”瞬間拉近與用戶距離。 2.福利引導式。對新關注用戶拋出誘惑,“歡迎加入!即刻回復‘福利’,領取限量版精美壁紙,開啟專屬驚喜之旅。”吸引用戶進一步互動,增加留存可能。 二、常見問題精回復 1.內容分類梳理。將產品咨詢、技術難題等問題分類。如美食號,對食材選購、烹飪火候問題分別預設答案。用戶問“紅燒肉怎么選肉”,精準推送選購要點,節省溝通成本。 2.動態更新優化。隨著視頻內容迭代,更新回復。科技號推出新軟件教程后,及時更新軟件安裝問題回復,確保信息時效性。 三、互動環節巧植入 1.話題投票發起。定期發起趣味投票,如時尚號問“今秋流行色,您更愛焦糖棕還是霧霾藍”,激發用戶參與熱情,彈幕評論區瞬間熱鬧,增強活躍度。 2.作品推薦引導。依據用戶瀏覽足跡,推薦相關作品,“您剛看完攝影技巧,這有進階實戰案例,點擊[鏈接],解鎖更多精彩”,延長用戶停留時間。 結尾總結:微信視頻號自動回復通過巧妙設計、精準回應與互動植入,智能提升用戶體驗。創作者借此強化與觀眾紐帶,收獲高滿意度,于視頻號浪潮中穩健前行,書寫自媒體華章。
訪客 回答于02-10
- 本月熱門
取消評論你是訪客,請填寫下個人信息吧